海纳百川 去粗取精 大道至简
搭建相互交流学习平台
搭建相互交流学习平台

“阶级斗争理论”的局限性在哪里?

发布:尤德才2024-05-18 条评论 条浏览分类: 互相交流

厦门   尤德才
 
       1965年,康生批判当时党校校长杨献珍“合二而一”的阶级斗争调和论。质问工人和资本家可以合二为一吗?地主和农民可以合二为一吗?就把杨献珍批了和长期关押。“一分为二”的极左思想在"文革“那场运动可说是登峰造极。对国家民族、经济政治文化都是一场灾难,影响最为深远。
 
       唯物辩证法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辩证法方法论的有机结合,强调一分为二,强化矛盾的对立冲突方面。认为“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而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指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无法调和。其理论是有局限性。
 
        事物中一分为二是“否定”式,消极的。强调事物的两端和两个方面对立的斗争哲学,而忽略和否认了事物系统中更多相互依存的统一性,人的社会和精神的独特作用、以及环境的影响。在解决人类社会系统问题,会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混乱,甚至造成了大量的社会悲剧。
 
        人类社会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各阶层内部矛盾和冲突是不争的事实。但国家长治久安,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所需的民主法治体制,不是要消灭这些矛盾,它是一种缓和与化解这些矛盾的管理机制。使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能够和谐相处,成为文明创新的和谐社会。 脱离法治轨道的“均贫富”、“杀富济贫”等阶级斗争的传统做法只能导致内乱和动荡。
 
        因为,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不是固定不变,不断产生和变换。请问,今天的中国谁是资产阶级,谁是无产阶级? 还是当年的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吗?今天的政府官员是无产阶级吗?需要无产阶级专政吗?
 
       民主法治的文明社会没有分阶级论敌友,区分人的好坏,进行专政和消灭,一切依法行事。分阶级论敌友不利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别人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办法?斗争何时了,社会如何和谐?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暴力相争,以暴制暴,仍然无法走出血腥的改朝换代怪圈,社会动荡,产生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的局面。
 
       法国大革命爆发,最后却以拿破仑建立独裁而结束。此后法国迁延一百余年的社会政治持续动荡,直到1958年的戴高乐“第五共和”才算是大体稳定下来,法国人民为此吃尽了苦头。
 
       再说,资产阶级未必都是坏人,也有靠勤劳致富的,有的是社会的知识精英,国家栋梁。法律程序是法治的重要基础,即使有罪,也不能像当年那样,不经过司法程序定罪甚至无辜迫害他们,造成冤假错案,破坏了民主法治。
 
       当年杨献珍提出“合二为一”的阶级调和论有错吗?工人和资本家、地主和农民能不能合二为一?
 
     日本员工积极性、主动性等敬业精神在世界闻名,日本的企业能在世界崛起,具有很强的活力,经济快速发展,日本企业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百年老店处处可见,堪称世界企业管理最高成就的象征,其巨大成不正是来源于“合二为一”的阶级调和论。
 
   在日本人看来,一个团体或企业如果失败,多半由于缺乏“合二而一阶级调和”的理念。“和谐”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引导着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乃至日本大和民族的“和魂”的传统的精神意识。一些企业还为去世的员工修建了陵墓,以缅怀逝者激励生者。甚至有的企业家去世后也与员工葬在同一墓园。企业家与员工鱼水相依、休戚与共,激励员工发挥潜能报效企业和社会。中华文化的“和谐”价值核心精髓被日本人汲取,典型的论语加算盘说就是提倡道德经济合一,即以论语为企业经营理念之本体,以算盘作为企业经营的工具,运用西方民主宪政和科技创造财富,战后30年内就赶上欧美工业发达国家。
 
       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垂而不死”。最重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注重辩证法统一性、和谐性。即矛盾的统一性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提倡“平等、自由、博爱、民主”的哲学及其价值观念,实行民主法治体制。通过在金融业、股份制、民主法治等经济、政治的元素中,进行相互制约、自我更新,自我调节,自我新陈代谢,使矛盾的各方在竞争中互学借鉴,磨合碰撞适应认同,从对立走向认同,以达到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和谐富裕。
 
       领导废除黑奴制度的南北战争的美国总统林肯曾一针见血指出:“你无法通过削弱强者来强化弱者。你无法通过摧毁大人物来帮助小人物。你无法通过榨干富人来致富穷人。你无法通过搞垮雇主来帮助雇员……。
    
       林肯强调的不是均贫富,不是反富仇富,更不是阶级斗争,而是强调个人自立自强,靠个人能力自我实现,发财致富。杀富不能济贫,最终往往是共同贫穷。
 
       因为,杀富不仅是挫伤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而且蔑视人的智力和侵犯人的权力。因为,能有效利用“有效劳动”和智力创造财富,能让资源最有效配置的,就是管理者。而在市场经济中,最直接的管理者就是企业家。这就是令“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惊叹的“看不见的手”,也是安·兰德所推崇的“自私的美德”。
 
        解决阶层之差、劳资双方,贫富悬殊等问题,其思路应立足分好“增量”蛋糕,而不是“杀富济贫”的阶级斗争。否则,即使使我们把“经济蛋糕”切得更均等些,但在达到某种程度后,我们蛋糕的规模就会变小,出现贫穷饥荒。结果,各组织和个人为分割这一小块“蛋糕”的纠纷便显白热化。一旦社会出现利益的冲突,也就会出现不公平。最终将既得不到公平,也得不到自由和效率,甚至导致社会政治经济危机。古今中外历史就是例证。
 
   “合二为一”是本质表现,这个合,就是和谐,就是爱。是和平,是包容,是团结。社会就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思想组成的。求同存异,才有了缤纷的世界。但“合二为一”的和谐理念不是否认矛盾和斗争,而是以事物的矛盾和差异为其前提的。所谓对立统一是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
 
     “合二为一”的和谐理念是运动中的均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性中的统一。矛盾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不断发生。事物没有矛盾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发展从何谈起?对手全部打败,没压力竞争就难有发展进步动力,没制约就会腐败堕落。矛盾对立意味着有生机和丰富多彩,从对立到互补(合二而一)不就是一个事物发展壮大过程吗?关键如何正视矛盾,理顺矛盾。“合二而一”与“中庸之道”是和谐必不可少的思维理念。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都阐述过“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完全可以做到“和而不同“,调动全社会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互惠、互利、互补、互动,更使人有安全感,心情舒畅,社会更能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应给“合二而一”在辩证法中的地位,矛盾统一性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片面地强调一分为二,忘了“合二而一”的极左思想会给某些人披上合法的外衣,出现以暴制暴,恶性循环,赐予血腥的大棒。一旦走向暴力,不仅矛盾解决不了,还将造成社会的剧烈冲突,给国家民族,社会、民众带来灾祸。
 
  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存在,系统各要素相互关系和环境促使矛盾的两个侧面(一分为二,合二而一)发生变化,互相渗透。任何事物都可一分为二,也可以合二为一,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分来讲合,或离开合来讲分。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排斥,也要看到双方的联系和统一,对于事物,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盘肯定,是系统思考能力不足的表现,是片面的。
 
  现代人类的错误往往自作聪明,把整体“一”分裂成了“二”! 犹如圣经说,吃了智慧树上的智慧果,人就有了原罪。把灵魂与肉体分开,亡;世界上只有男人或女人,人类要毁灭的;把供应与需求分开,经济萧条崩溃!灵魂和肉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官和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经济的供求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关系需要协调,呼唤是和谐,而不是征服。和谐才能产生1+1>2,不和谐产生1+1<2,这即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也是对立统一辩证法的灵魂。
 
       或者说,“万物归一”(太极)是事物本质表现,其阴阳相生相克道理才是对立统一辩证法的灵魂。 太极生两仪(阴阳),“阴阳和则生”,事物生机勃勃;阴阳交错,则变,世界丰富多彩;阴阳离(一分为二),两败俱伤,则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关系需要协调,呼唤是和谐,而不是征服。“合一者向上走,生!分离成二者往下走,死!”,“万物归一”中华太极智慧,才是对立统一辩证法的灵魂。
 
       由此可见,在正常情况下,辩证法应是正面的、积极的,运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即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矛盾的统一性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官无民,何以生存?资无劳,何以生存?民无安,官何得安? 这就决定了双方需要让步、妥协、宽容、尊重、协商的智慧,社会才有可能稳定与和谐。而不是只重对立面的矛盾斗争,忽视整个统一体的长期稳定与长期发展。
     
      家和万事兴,外交也是内政。如果我们真诚希望民族复兴,世界和平、民族和睦、社会安定、家庭幸福,以及人与人互相尊重和爱护,我们就应摒弃阶级斗争思维,化争斗为和解、变相残为相携,则当今人类大幸!中华子孙之大幸!
 
附:

1、“和谐”是深化改革的主旋律-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35670385142235682/?log_from=50455184c934_1713853631752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已有条评论

  • 匿名
点击我更换图片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