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 尤德才
所谓“大道至简”是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法归宗”就是这个理。
《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源、哲学之根,是一门“大道至简”的形而上学。《易经》以“一阴一阳之谓道”作为宇宙密码。 万事万物法于阴阳,阴阳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等等,这是哲学的元知识、元理学,其“大道至简”开启探索宇宙的奥秘。这里再就“人性是善是恶”看如何应用“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宇宙密码,望网友不吝赐教。
人性善恶之争,古今中外一直没有停止过。因为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打上了人的印记,有什么样的关于人的本质看法,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管理体制理论。相应就有什么样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和手段。一切政体与政治制度的出发点应符合人性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人性问题直接关乎治国方略之取舍。对人的本质看法错了,那么理论上论证多么严密,其理论和相应管理制度、结构和方法就难以奏效,甚至根本不能有效。
人的本质是善或恶众说纷纭,孟子的“性向善说”;“荀子”“性向恶说”;告子“性无善也无恶”;基督教“原罪说”,这种观点接近性恶说;佛学认为生命中是善恶并存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与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明儒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孔子不言“人性善恶”(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认为后天的教化对人性的影响作用重大) 等。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现在,你把《易经》中的“阳”代表“善”,把“阴”代表“恶”,有助于我们理解“人性善恶”的奥秘。 如图:
我认为,人性是混沌(道可道,非常道的混沌特性),人的天性无所谓善和恶。所谓善或恶是后天形成的(太极生两仪,即道生阴阳),善恶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善恶并存(万事万物法于阴阳,阴阳互根),就是毒草也可肥田。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善恶可以互相转化(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人的善恶是随着人的自身状况变化与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传统,地理,价值观念,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有形或无形要素)卦象的变化相互作用而变化的。人性具有自然属性(阳属性)和社会属性(阴属性),缺一不可。
或者说,事物本身和人性本无善恶。即先天的东西是混沌的,没有善恶之分。 婴儿出生只会啼哭、喝奶,谁看得出善恶,他会善恶吗?鲁宾逊漂泊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不存在人与人构成的社会,鲁宾逊的任何行为,既不能说是善,也不能说是恶了……。
因此,所谓“善恶”是人的人的先天本性与后天环境(如社会环境)发生关系所形成的。而且,善或恶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善恶并存,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即善恶是辩证统一的,人的善恶是随着人的自身状况变化与环境变化之间相互作用而变化的,善恶可以通过教育和环境而改变的。
譬如,人的欲望,西方人认为,欲望是满足的源泉,激发进取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欲望是善。但佛学、印度哲学则认为,欲望是挫折和烦恼的根源,欲望是恶。
其实,欲望是自然而然的东西,满足和挫折也是自然的事。欲望本身无所谓善和恶,说欲望是善或恶是有条件的。如果从事物发展方面看,欲望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事物发展,是谓善。但欲望也隐藏人们之间的对立抗争,导致生命和自然的破坏倾向,即善有恶。如果由于自身状况变化和环境变化,使欲望放纵,造成人们的对立抗争爆发,导致生命和自然的破坏,或欲望不能实现,造成挫折和烦恼,欲望由善变恶,是谓恶。
由此可见,人的天性无所谓善和恶(太极(道)是混沌)。所谓善恶(太极生两仪(阴阳))是后天的表现,是受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及与每个人不同自身状况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混沌的。今天的善人明天也可能会变成恶人。今天的恶人明天可能会变成善人。无法用科学性、归纳法,演绎法等所谓先进性所能认识。人的善恶可以通过教化和环境而改变的。只有极少数人天性真的或善(如佛祖、六祖惠能)或恶(魔王波旬),后天对其几乎影响很少(有绝对就有例外)符合阴阳道理。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