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去粗取精 大道至简
搭建相互交流学习平台
搭建相互交流学习平台

深化国企改革之我见

发布:尤德才2024-05-18 条评论 条浏览分类: 互相交流

厦门 尤德才

本人在国企工作10多年,下岗后到外资和私企工作一段时间,最后自己创业开店,其经历有助于对国企改革进一步认识。

        我认为,深化国企改革思路是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不能创造规律或用其它规律来代替,违反规律必受规律惩罚。

所谓“万物皆有灵。”生命现象不仅只有人,动物、植物有生命。任何社会组织和人都遵循着一条不变的自然规则--从生长、发育、成熟直至衰老、死亡的生命周期。

       但是,社会组织和人虽有生命周期,所不同的是,组织的发展可以长久,或者经过一个停滞时期,还会继续成长。因为构成组织的人可以新陈代谢,不断循环向更高组织形式发展,而人和其他生物则做不到这一点。

      一般组织的生命周期要经过初创时期、个人时期、职能化时期、官僚时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官僚危机、死亡(或变革重生),参与管理(如股份制、民主法治管理)等阶段。但并非每个组织必须经历这几个阶段,有的组织没经过职能化时期就直接进入官僚时期,或经过创业时期后就夭折了。组织所处的阶段常常带有其它阶段时期的成份,互相交错,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最后一个阶段却不知不觉到来。可参考本人30多年前,发表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1991年11期 《企业组织成长中的进化与改革》一文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GG199111018.htm (杂志只刊登本文约20%的内容)。

      遗憾的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及理论滞后实践等原因,当下,国企基本上已进入官僚管理危机时期。从而加剧或引发各种各样的危机。如低效与腐败、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缺乏公平公正等种种危机。如果不是在国家行政政策保护下占据垄断地位的情况下,国企的经营效益将会出现更为严重的情况,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发挥。如果不及时有效的变革,长期积累各种矛盾可能因偶然事件爆发而进入动荡,或解体。国企改革的结果可能是机会,也可能是问题。附见《国企最大危机是什么?》一文(点击链接)。

       长期以来,围绕国企产权改革争论旷日持久,国企需不需要产权改革,要不要私有化、民营化?从90年代初期所有权与管理权的争论到国企改制的下岗浪潮,从“姓公还是姓私”的探讨到股份制的实行,从“国退民进”与“国进民退”的路线图到大型国企的拆分重组…… ,政策进退反复。理念含糊,朝夕令攻,国企改革早已错过了最好时机,错过了很多好的改革机会。

      也就是说,深化国企改革不是小打小闹的改革,或在旧的体制,或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去寻找解决之道所能解决的,其难度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不像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的国企改革,说改就改。势必遭遇到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庞大不想改的的“既得利益者”的阻力……。改革太快太深,强大的利益集团、其利益固化和盘结,国企员工权力保障等……,谁敢保证局面不失控?但想拖延和侥幸心理,只会种下更大隐患,可能因偶然事件爆发而导致社会系统更大的动荡。

深化国企改革的目的、措施是什么?

       我认为,深化国企改革目的是如何减少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兼顾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就需要健全民主法治管理体系。从“抓大放小”朝向抓“重”放“次”,进行资产债务重组,实行多种混合所有制。允许国企破产,或改成非国有企业等方式,进行实现国企转制。设立类似全民基金机构进行保值增值,用于社会和下岗职工医疗养老保障中……。才有希望减少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兼顾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譬如,对不少老牌国企,因机制旧、竞争力弱、包袱过重、积习难改之际,财政兜不起、银行帮不了、股市也容纳不了,甚至严重的资不抵债,混改又没人接,这些包袱重、效益差、产能过剩的国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赢家,扭亏增盈不可能等所谓“僵尸企业”,要妥善处理让其关闭。

   尤其,当下国有企业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过高,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把被地方政府、国企占用的资金,更多地释放到实体经济、有绩效的经济部门,以减少更大损失浪费。如何妥善处理“僵尸企业”问题,兼顾社会和谐稳定,考验着政府的智慧与能力。

   但对于机构臃肿、官职增多、人浮于事、效率不高、包袱过重、市场反应慢、资金问题等官僚管理危机国企进行“混改”。放开民间资本乃至海外资本入股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符合企业发展规律、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改善国企的经营模式及治理结构,有利于解决国企官僚管理危机,让国有资本具放大功能、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国企才可能变革更加有活力。相对于关闭国企、或私有化所产生社会政治经济的风险来得小,俄罗斯“休克疗法”的教训就是例证。同时,也化解国企债务带来的金融风险这不能忽视的环节。

深化国企改革从何处着手?

       人类与其说受其工具的限制,不如说受其思维观念的限制。在哥伦布之前,关于地球的圆的这一点,已经讨论五百多年。哥伦布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把一个抽象概念变成实际的内容,就使人类能利用现有技术从事更伟大的事业。

   中国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源于40多年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掀起了一次全国范围内崇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解放了思想,并由此取得共识和妥协。从而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走向繁荣富强的序幕。

      现代社会,一个没有股份制的社会是无法想象的,国家也难富强。为什么世界有活力的知名企业几乎都是股份制企业? 通过股份制借助外部资源和能力、实现战略业务协同,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市场化激励机制、以便提高企业效益。英国的国有电力、煤矿改革为股份制;日本、德国的国有铁路实行民营化,都是为了解决单一国有制、国家垄断的管理成本太高、效益太低、政府负担太重等弊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干预,不一定需要以国有经济为基础。

       美联储本身就是私人企业,美联储运用金融手段对美国经济也能有效的宏观调控。美国军工企业根据宪法法律也不能随便把产品卖给其它国家。同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必然带来国有资产流失。关键在于健全民主法治体制,营造良好的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程序公正、交易公平、信息公开、法律严明。才能增强国企央企活力与股权治理结构的约束力,推动各种经济力量,共同为国家社会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也说是说,国企改革不仅是经济效率问题,与更新观念和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是紧密联系的。没有更新观念、没有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如社医保体制)及健全民主法治体制健全的共同推进,国企改革也很难成功有效,甚至影响社会稳定。不要再纠缠“姓资姓社”会延误改革时机。否则,国企改革只能反复折腾。国家,政府和老百姓都会被折腾的筋疲力尽了,怎么改都会改不明白,但其背后的代价都是沉重的。

附:

1、核心问题不解决,国企改革就是瞎折腾-—(单击链接)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已有条评论

  • 匿名
点击我更换图片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