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去粗取精 大道至简
搭建相互交流学习平台
搭建相互交流学习平台

国企改革九大问题讨论

发布:尤德才2023-05-23 条评论 条浏览分类: 互相交流

       本人在国企工作10多年,1989年初说,国营企业可能会倒闭,不少人说我头脑有问题,当时没听说国企倒闭之事。为证明国企可能倒闭,不是胡言乱语,写了约20篇有关国企问题文章,这是其中的一篇。对国企改革九大问题讨论仍具有现实意义,望网友不吝指教!
=====================================
【作 者】尤德才 【刊 名】工厂管理 【出版日期】1992 【期 号】第3期
  编者按:
       尤德才同志是厦门某厂的一位工人,他对企业管理颇有研究。写过多篇搞好大中型企业方面的文章,本文是带有综合性意见的成果,现予刊登,希望能有更多的工人同志参加搞好大中型企业问题的讨论。
 
 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之我见
 
 厦门  尤德才
  
      《改革》第3期刊登评论员文章:《开展增强企业活力大讨论》,本文对讨论的九个问题简要提出看法,供参考。
 
 一、在同样环境中,为什么外资企业、乡镇企业的活力普遍比国营企业强。
 
        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任何组织都由一群人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组成的,来自于人.又还原于人,因此.组织与其说是一部机器,不如说是复杂的、有机的生命体。组织同人一样有生长期。一般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要经过创业管理、个人若理、职能管理、官僚管理等阶段。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大都属于创业管理和个人管理阶段,就象婴孩一样,虽不很强壮,但容易生长发展。即有活力。目前,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由于社会、政洽、经济等历史原因,造成了未老先衰的老化现象,缺乏活力。第二.每个事物都有自身发展规律。我们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不能创造规律或用其它规律来代替。企业的发展,应遵循经营管理规律。在目前我国的环境中,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较易符合经营管理规律,而国营企业因受某些因素的限制(如政企不分、人事制度的弊端等),在其发展中较难符合经营管理规律,致使其活力不如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
 
 二、活力不足是否是国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就本人长期观察,目前大多数国营大中型企业都处于未老先衰的老化伏态.其体表现为.机构臃肿,官职增多,繁文缛节,形式主义,创新精神泯灭,士气低落,管理人员素质下降,人才开发能力低。急功近利,无远大目标,面向内部,行动迟缓,有令不行,缺乏社会性,忽视质量和效益,资任推诿,互相扯皮,官样文章等。即缺乏协调综合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开拓能力的企业活力。所以,活力不足是国营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经十年改革,企业活力不足问题是缓解了,还是更突出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组织就象一座‘冰山,冰山的1/3露出水面,而真正2/3是在水底下,露出水面的部分代表着组织的硬件。如结构、战略和制度,沉于水底的部分代表着组织的软件。如组织文化和凝聚力、信息沟通情况。劳动者和领导的素质等。没有“软件”的“冰山”是不会傲然耸立的,达样的组织是缺乏活力的组织。改革十年,我们重硬件,轻“软件”,短期行为严重,造成软硬件不匹配、加速企业老化速度。因此,企业活力不足问题的严重性更突出了。
 
 四、就当前来说,造成企业活力不足的原因,是内因为主,还是外因为主
 
        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情况来确定是内因为主还是外因为主。例如,某特区企业享有特殊外贸权等优惠政策,其产品在国内外有市场,却出现质量问题,成本过高,职工积极性和责任心低落的现象。那么,这家企业问题是内因问题。另一家同行企业,同样的产品,质量较高,成本又较低,只因没有享有特殊外贸权等优惠政策,造成产品积压等问题。那么、这家企业的问题主要是外因为主。
 
       需说明,内因和外因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内因中有外因,外因中有内因。如解决领导的官僚作风,政企分开,就要进行改革,这同时涉及内因和外因。
 
五、今后能否再靠放权让利来搞活企业
 
        照理说,放权让利能调动企业和积工的积极性,但从实际上看,放权让利的激励作用越来越弱,甚至给今后深化改革带来阻力。原因在于没有健全运行机制(如坚持政企分开、完改善厂长负责制、完善市场体系、金融体制改革)和约束机制(如企业实现利益与承担责任挂钩的利益约束、企业支配的资金和收入的预算约束、企业承担经营和投资风险的财产约束、企业目标和行为适应国家的宏观调控约束),使放权让利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或产生变形。所以,今后重点应放在健全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上。当然,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的效能,也受制于放权让利是否合理的影响。
 
 六、为何现在又提增强企业活力这个老问题
 
        企业是否有活力,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涉及到公有制等重大政治问题。
 
七、能否把外资企业、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引进国营企业
 
        只能作为借鉴,因为经营机制受制于管理机制,而不同所有制企业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如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体制是由全民所有制这一性质所决定的,不是主观要求。所以,不能全部引进。
 
八、搞活国营企业是否分治标、治本两方面?这两方面应以谁为主
 
       搞活国营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所以,搞活国营企业不能单纯从经济考虑、如关、停效益差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下就可能造成社会政治问题,也就是说,是否分治标、治本两方面,或哪方面为主,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盘考虑,就目前而言、尽可能从治本解决,因为有些治标或“无痛疗法”已经不灵了,甚至起反作用,消耗人们对改革的热情。
 
九、靠搞“运动”的办法能否增加企业活力
 
        关键在于搞什么运动。象“文革那种政治运动,造成企业的振荡和复杂关系网,只能加速企业的老化,活力大降。若搞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经济搞上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振兴中华的爱国运动,增加企业改革气氛,有利于增加企业活力。但靠“运动”不是根本增加企业活力的办法,最根本的增加企业活力的办法,是让企业遵循自身发展的经营管理规律。
 
       需说明,任何运动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共有社会、政治、经济及心理动因的背只。若任凭主观意愿频繁搞“运动”,或为运动而运动,不仅效果差,也会产生反效果,造成人们.“意识”疲劳,麻木不仁,反而对搞活企业不利。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已有条评论

  • 匿名
点击我更换图片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