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 尤德才
2012年6月1日起,厦门和一些城市一样,实行更严厉限制电动车措施,此举引发民众热议。禁摩限电是惠民举措,还是政绩工程;得民心,还是失民心?
厦门做小生意的弱势群体几乎都有电动车。快递、送餐、送水、送煤气、送小孩上学等各行各业送货送人……,电动车是这些人养家糊口,谋生手段的劳动工具。有多少民众是等不起公交、坐不起的士、买不起四轮车,这样禁限电动车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生活,提高生活成本。电动车禁了,是不是要让他们手提肩扛,忍受日晒雨淋?或以后送桶装水,快递,煤气罐,修下水管道等上门服务都需要报销来回打车费,从而间接提高成本,降低效率和服务质量。是惠民举措,得民心,还是失民心?
本人和很多弱势群体一样,骑电动车被罚过,被偷过,被没收过。骑电动车违宪违法吗?不通过正当程序的法规有效吗?电动车仍然是最广大民众便捷而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对大多数民众来说,可说是性价比最高的交通工具,利大于弊。被下岗后,自谋职业,遵纪守法,为何享受不到宪法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力?是不是没有参加任何党派或宗教团体,没有组织的社会弃儿就不能享受宪法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力?甚至连举手,或鼓掌通过的机会都没有,如今连骑电动车的权力也要被剥夺!于情不合、于理不通、于法无据!
一位住台湾宜兰客户说,他家5人就有4辆摩托车。我问:如果要禁摩托车,怎么办。这位台湾客户不以为然说:敢吗?只要他有这念头,我们就叫它下台。人家为什么有这种底气?
台湾的道路及软硬件措施都比厦门差。也没有禁摩托车? 我想是台湾当局非常清楚每辆电动车载的是选票。所以,制定公共政策,都会优先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不敢傲蛮行政,说禁就禁。有选票就是不一样,像主人,有尊严。在东京、台北同样是人多、车多的城市,也没有禁摩禁电。
问题关键不是电动车要不要禁限,每个政策都有利有弊,但在程序上起码要合法。特别是涉及到民生,民众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至少举行听证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我们有尊重民意吗,考虑过民众的权益和生活艰辛,咨询过市民意见?在东京、台北同样是人多、车多的城市,也没有禁摩禁电。主要原因是他们非常清楚每辆电动车载的是选票。所以,制定公共政策,都会优先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不敢傲蛮行政,说禁就禁。
官方媒体报纸曾强权声称:大多数市民理解并支持这项措施。甚至找一些所谓专家、学者、人民代表、公仆前来附和“电动车是代步工具”,强权否认电动车是劳动工具。甚至出现人民代表恨人民旷世奇闻。无视民情民意,一禁了事懒政和怠政,就毁掉不计其数的民众生活的便利及降低他们的生存质量,积累社会矛盾,把矛盾冲突推到基层警察中去。难怪,老百姓一听到改革,创建文明城市总有一种恐惧的感觉
禁摩限电不是简单的交通管理问题,涉及到民生、就业、经济、公民权、公平正义、社会和谐发展,为谁服务价值观的民主政治问题。社会是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多样性,生活的多样性、交通工具选择的多样性也是必然的。依靠双手勤劳劳动的弱势群体骑电动车为什么不行?为什么就这么不幸,前堵后追,只能在政府的强权下按一种政府规定的模式生活。
花那么多纳税人的钱,原来只是为有权有钱的四个轮子车服务?道路越修越宽,却向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要路,弱势群体的路权却越来越小。显然是嫌穷而爱富,建造有钱有权人的社会。滋生权贵文化、助长“拜金主义”思想,从而导致政府信用下降,出现“仇富”甚至发展到“仇官”、“仇国”,制造社会矛盾; 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保这“四座大山”已让贫弱阶层喘不过气来,如今又要剥夺骑电动车的权力,很容易出现失落、愤恨、偏执、消极和敌视政府等现象。这些往往会成为愤世嫉俗,激进主义以及离经叛道的主要根源,也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忧。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不公危机,道德和信仰的危机,禁摩限电是惠民举措?得民心?
没有健全民主法治体制,坐公车上班的“公仆”们在思考禁止电动车时,会想到当初建桥修路的就是现在骑电动车、摩托车这些人,会理解电动车是劳动工具?会注重道路设施为电动车、行人考虑设计的,体恤民情。交通难,堵车是电动车造成吗?常常会为了一个面子,为了一个政绩,为了某种利益……,牺牲弱势群体利益来作为 “城市发展”。据某网站报道:再发达再富裕的国家也很少看到禁摩禁电,发达国家都非常尊重民意。汽车、摩托车、电单车、行人,大都是各行其道,和谐共存。请问,常常“三公消费”出国考察公仆们,这是不是“谣言”?还是我们比他们更发达更富有,电动车太寒酸需要淘汰,考察得来的经验?
十几年前禁摩,如今再禁限电动车,是不是家家有汽车了就超英赶美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试想,大家都开小车,挤满公路的时候,是不是都要禁车了?禁限电动车“轻而易举”,禁止三公消费、晒官员的财产、官员不作为等谁更符合民意民心?更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会如此艰难?关键在于没有健全民主法治体制,缺乏自我纠错的机制。
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禁,是最笨的方法,最多只是治标不治本,大都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隐藏问题,酝酿更大问题,种下更大隐患!同时,禁也说明政府连管好电动车的能力都没有,难怪在20多年前,有位国外管理学者来华讲学中说:“世界各国都重视管理,只有一个例外,这就是中国”。连电动车这样的问题都要用禁的方法而不是去用管理的方法,无疑是逼迫弱势群体走上与政府对抗对立的路子,造成激烈的心理对抗。持久下去,政府就会失去信任危机,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终导致维持社会秩序的民心基础崩溃,社会逐渐陷入混乱和脱序。
开革开放30多年来,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出现权贵民贱、官富民穷、贫富悬殊。多少民众状告不起、官惹不起、住不起、学不起、病不起、老不起、死不起……。如今连电动车也骑不起!甚至电动车安全也得不到保证,逃不出黑白两道手中。新买不久的挂牌电动车,不久前,又被小偷撬开车房,强行偷走。平民百姓的无奈,民心的丧失,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
自从6月1日厦门禁摩限电措施以来,经常听到对政府禁摩限电不满的声音,甚至仇视政府。产生了“仇官”“仇富”的忿忿情绪,我内人是最不关心时事政治,总理是谁都不晓得。禁摩限电后也说出:今天的政府是有权、有钱人的政府,今天的社会是有权、有钱人的社会。难怪有人怀念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再来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文革”呼声出自不少人之口,几成一股不大不小的思潮,出现精英、富人移民潮的“火爆”,移民人数稳居世界第一。
我以为,治理国家也好,还是社会管理,应学习古人大禹治水,懂得有疏有导。和谐社会大都“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动态稳定,才能良性循环。“以堵为主”只会造成恶性循环。因为“以堵为主”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隐藏问题,酝酿更大问题,种下更大社会动荡隐患。
已有条评论